向海而興:千年絲路潮涌,深藍經濟啟新篇
海洋,自古便是文明交融的通衢、資源孕育的搖籃。從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帆影,到近代 "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海疆求索,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基因從未褪色。如今,這片蔚藍更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 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經濟一季度生產總值達2.3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領跑國民經濟;深海科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更是明確了其為海洋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在這場"向深藍要發展"的浪潮中,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東股份 股票代碼:600869)以線纜為筆、以創新為墨,在深海能源互聯的藍圖上,書寫著"中國智造"的硬核答卷。
向海筑基:匠造全球標桿,筑牢深海產業鏈
深??萍嫉耐黄?,始于產業根基的夯實。早在2013年,遠東便以"明者遠見于未萌"的前瞻,布局海纜技術研發;2022年3月,投資30億元的江蘇如東高端海工海纜產業基地破土而立,為遠東的深海開發安上"動力錨點"。
這座占地400畝的江蘇省重點項目,堪稱海纜智造的"超級工廠":全球領先的149.86米VCV立塔,6條海纜生產線構成"1塔6線+4線"的高效產線矩陣,年產2000公里海底電纜、6000公里海底光纜的產能,足以架起鏈接多國的"深海能源動脈"。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與5萬噸級專用碼頭、專業敷設船隊形成"制造 - 運輸 - 施工"閉環,從前期勘測設計到電纜生產再到深海敷設服務的全周期方案,全鏈條無縫銜接。
2024年,遠東海纜當選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年入選國家工信部"5G 工廠",5G、物聯網、AI等技術如同"隱形工匠",讓生產效率與靈活性雙線躍升。通過遠東經營分析賦能平臺,市場需求的任何需求都能被精準捕捉,真正實現"以數據驅動智造,以智能響應深藍"。
向海攻堅:硬核技術破壁,解鎖能源新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深海能源開發的技術高地,遠東以"硬核"創新不斷突破邊界。
500kV大長度海纜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方案摘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220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系統國產化項目斬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66kV輕型海底電纜系統憑結構創新成為全球行業 "領跑者"……每一項榮譽,都是突破 "卡脖子" 技術的勛章。
在2024年越南國際線纜展上,遠東500kV交直流海底電力電纜驚艷亮相:它能在深海巨壓與洋流沖擊中穩如磐石,低損耗、大容量的特性讓電能傳輸如"深海高速公路"般高效;在單元中嵌入的多種光纖如同"神經中樞",溫度、應力、絕緣性能的細微變化都能被實時監測,為海上風電項目裝上"安全預警雷達"。
2025年,漂浮式海上光伏動態纜系統再次成為焦點。其動態結構設計、水下構型優化、敷設工藝創新,如同為深海能源網裝上 "靈活關節",搭配"海纜+附件+海工+運維"全周期服務,讓中國的"遠東方案"成為全球深海開發的信賴之選。
向??椌W:綠色動脈縱橫,貫通全球藍圖
海上風電是深海經濟的"綠色引擎",而遠東電纜則是引擎的"傳動軸"。在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項目中,遠東研發的超大型海上風電高壓耐扭電纜,為其10兆瓦機組輸送澎湃動力,遠東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讓海上風電"穩定發電"不再是難題。
不止于深海,遠東的綠色足跡遍布全球:在烏茲別克斯坦 N 型光伏電站中,高耐候光伏線纜助力年發電24億千瓦時,減排百萬噸級二氧化碳;自主研發的中壓復合光纖岸電電纜已覆蓋30余個港口,以"零碳技術"響應國際海事新規,讓每一次靠港都成為"環保宣言"。
向海謀遠:“陸數海算”啟航,拓路深藍未來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海洋不僅是能源寶庫,更將成為"算力工廠"。今年,我國首個商用海底智算中心集群投運,"海底智算艙"下水標志著"陸數海算"模式落地 —— 把數據中心沉入深海,利用天然低溫大幅降低制冷能耗,未來更可與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產業協同,催生無限可能。
數據見證潛力:截至2025年初,全球海底光纜達600條,成全球通信"主動脈";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10年增長75.9%,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未來,遠東將繼續以及時極致的產品和服務,深耕海洋電力能源領域。助力"中國制造"在這片孕育無限可能的深藍疆域,鏈接更遠的未來,書寫更壯闊的海洋傳奇。
上一篇:
下一篇: